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在线留言

投诉电话:0510-88741237

当前位置
网站首页 > 全科科室 > 门急诊科室

门急诊科室

中医科

时间:2023-12-18|来源:门急诊科室

中医科现有及正在筹建的科室有中医内科、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科、中医肛肠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骨伤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治未病科、中医美容科。

1、中医内科: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,通过辨证论治,以“清、调、润、补”的特色方法开展各类常见病、慢性病(尤其是脾胃病(消化系统疾病)及心血管疾病)的诊疗工作,科室以“治未病”的理念为主导,开展冬令膏方进补;

2、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科:以中医经络理论和解剖理论相结合,运用针灸、理疗、康复的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、中风偏瘫、呃逆等运动、神经系统疾病;

3、中医肛肠科和中医外科:擅长运用中药硬膏贴敷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、复杂性肛瘘、肛周脓肿、肛裂、直肠息肉、便血等肛肠疾病。尤其擅长微创治疗,具有痛苦少,愈合快,不复发等独到之处,对术后伤口难愈、慢性窦道的换药有独到的经验。年手术量数百例,且逐年增加;

4、中医妇科: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、病因病机特点、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,擅长通过中医药调理女性内分泌,治疗女性痤疮、黄褐斑、月经病及产后病;

5、中医骨伤科:运用中医骨伤理论,采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脊柱、关节的慢性疾患和骨关节常见骨折、软组织损伤。

6、中医美容科:科室成员拥有江苏省中医院医疗美容科进修经历,擅长运用中医中药、针刺灸罐内调外治进行面部抗衰、养生保健;运用激光、电离子等现代医学方式,共同抗衰护肤、美容驻颜。

  专家介绍

华清.jpg

华清

红宝石活动优惠大厅hbs中医科主任,副主任医师,锡山区“青年岗位能手”,2022年“鹅湖好人”,1996年毕业于江苏省针灸推拿学校,后业余学习本科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中医学专业。从1996年至今始终在中医针灸康复理疗临床一线工作 ,曾于2010年至2011年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进修半年,于2014年至无锡同仁康复医院培训学习3个月,擅长中医骨伤骨关节和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及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如颈肩腰腿痛,中风,面瘫,呃逆等。平时注重学习,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。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。

林小东.jpg

林小东


中医科主任医师,从1995 年起先后在中大医院、北京宣武医院等医院进修多次。擅长骨伤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。特别对过腰椎间盘突出症、颈椎间盘突出症,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、骨质疏松症及各种软组织慢性疾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。能够独立完成多种颈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。平时注重学习,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。在*********期刊发表论文 18 余篇。

蔺莉霞.jpg

蔺莉霞 

中医科主治医师,医学硕士,201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,曾在无锡市中医医院规范化培训3年。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,擅长运用中医药进行内科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如慢性胃炎、慢性结肠炎、支气管炎、哮喘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失眠等的诊治,以及运用冬令膏方进行体质的辨识和调理。平时注重学习,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。

谢乐.jpg

谢乐

中医科主治医师,医学硕士,2011年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,医疗美容技术专业,2015年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,中医妇科学专业。对妇科常见病、多发病及女性面部皮肤问题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擅长运用中医药调理女性内分泌,治疗月经病,肥胖等疾病,运用现代医美技术改善女性皮肤亚健康状态如痤疮、色斑、敏感肌肤、光老化等。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王晓涛 

中医师,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。师从上海市名中医、全国名老中医、海派“石氏伤科”传人施杞教授。擅长脊柱、关节的慢性筋骨病的治疗,对于骨关节常见骨折、软组织损伤、相关内科等疾病的针灸、中医药综合保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。主研及参与研究过多项国自然、国家科技部等科研项目,发表及参与发表多篇SCI、国内核心期刊文章,参与申请两项发明专利,目前以第一负责人承担无锡市卫生计生科研项目1项。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凌强

中医科主治医师,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,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进修,师从林爱珍教授。多次参加国内专科班学习及专业学术会议,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。从事肛肠专业多年,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微创手术技能,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外痔、混合痔、复杂性肛瘘、肛周脓肿、肛裂、直肠息肉、肛门瘙痒、便血等肛肠疾病。成功完成各类肛肠手术5000余例,尤其擅长微创治疗,具有痛苦少、愈合快、不复发的优势。

范丽梅.jpg

范丽梅

中医科中医师,红宝石活动优惠大厅hbs高年资肛肠专科医师,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专业,曾于无锡市中医院肛肠科进修三年,对痔疮类、肛瘘、肛裂、肛周脓肿及便秘等肛肠疾病有资深诊疗经验,另对疖、疔、痈、褥疮等疾病有所涉略,熟悉PPH、TST术等微创手术的流程及操作。


科室图片展示
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QQ图片20180813083252.jpg

中医健康教育处方

上呼吸道感染(中医属感冒范畴)

1.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及鼻、咽、喉炎等局部症状,应与流感相区别。

2.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。中医认为感冒之疾,四 季可患,在治疗上应因人、因时、因地的不同,灵活多变,不拘一格,标本兼顾,每每收到针对性强,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1、膳食方面:多喝水,宜食清淡,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莱、瓜果。同时常用葱、大蒜、姜、食醋亦有预防作用。

2、起居方面:注意气候变化,随时增减衣服,避免受凉:保持居室空气流通、新鲜,勤晒被褥;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,最好保持在16。左右;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.不要开着空调睡觉。

3、运动方面:加强运动及锻炼,经常用冷水洗脸,增强体质。

4、注意和患者保持距离,减少感染机会。

5、上感高发季节适当服用预防药物。据研究口服用预防药物后可使感冒发病率降低50%左右。主要药物有贯众、大青叶、板蓝根、鸭跖草、藿香、佩兰、薄荷、芥穗。不过随着季节变化药物亦有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、紫苏、荆芥。夏季用藿香、佩兰、薄荷。时邪毒盛,流行广泛用板蓝根,大青叶,款冬花,金银花。

另外,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许多传染病的前期症状极其相似,故应早期鉴别。流行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加强耐寒锻炼。自我预防:可擦耳轮(擦热为止),每日2次,点按迎香、合谷,每穴3—5分钟,以局部酸胀、皮肤微红为度,每日2次。


糖尿病 (中医属消渴证范畴)

1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。典型病人以多饮、多尿、多食、体重减轻为特点,即:“三多一少”。

2、糖尿病属中医“消渴范畴”,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改善症状、防治并发症等方面,有其独到之处,均有良好疗效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,注重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1.膳食方面:严格控制饮食,忌摄入过多热量,这是降低血糖,控制病情,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首要条件。进食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、生理条件、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。患者可常食猪肾、黄鳝、猪脊肉、淡菜、田螺、山药、玉米须、蘑菇、苦瓜、南瓜等食物。食用植物油,少吃盐,禁食各种糖类,戒烟禁酒。

2.心理、运动、精神方面:对糖尿病要有正确认识,应树立治疗信心,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,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,注意个人卫生,防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,注意防寒保暖,夏季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.防止尿路感染等。做好劳逸安排,适当参加运动,如打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等。还可根据病情体质分别选练内养功或太极气功,配合放松功、虚明功等,每天1—3次,每次15—30分钟,以晨起、午后或夜间为宜。

3.①中医药防治方法:糖尿病口渴、多食、多尿,可将黑大豆炒香加天花粉等份研细。每日2次;每次15克内服,有清热、生津、止渴、降血糖功能。②民间验方:猪胰山药汤,有一定效果,用法:猪胰一具,山药60克,煎汤服用。③番白草适量代茶饮。④中成药常用消渴丸,金芪降糖片等效果也不错。除此还可采用推拿康复法,一般可推脊椎两侧,并由下而上,摩擦背部,擦背部俞穴,捏捻脚趾。


失眠症(中医属不寐范畴)

1.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,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常见病证。长期失眠能加重或诱发心悸、胸痹、眩晕、头痛。

2.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,常能改善睡眠状况,且不引起药物依赖,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患,因而受到患者欢迎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1.膳食方面:可适当选用酸枣仁粥、百合杏仁粥、地黄枣仁粥等,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、肥、甘、厚味食物,晚餐不宜过饱,睡前不宜吃零食饮浓茶等。

2.心理方面:失眠者在睡觉时往往由于急于求人睡反而会不断兴奋和紧张,使感觉越发清晰,加重了失眠和焦虑。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患者要坦然处之.能睡多久就睡多久。

3.情志方面:喜怒有节,保持心情舒畅.情绪要稳定、愉快,消除紧张和疑虑。可以调摄情志着手疗不寐,常可用说理开导、宜情易志等,采用音乐疗法及钓鱼、观赏山水等。

4.起居方面:患者生活要有规律,要注意劳逸结合;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;睡前要热水洗脚,按摩足底、手心,使情绪放松,忌饮咖啡、浓茶、烟酒,避免长时间看书阅报和过分兴奋、忧愁;居室环境要安静,空气要清新,温度要适宜,光线要柔和,被褥不宜过硬,枕头不要过高。

5.运动方面: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体力劳动。对于提高睡眠的效果,改善体质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均有促进作用。如:太极拳、气功均有良好效果。

6.服药方面:遵医嘱服药,但不要依赖安眠药。同时可选用桑椹代茶饮或灯心草、竹叶茶、龙眼、枣仁饮等。



脑卒中 (中医属中风范畴)

1.脑卒中又叫中风、脑血管意外。其发病先兆,一般表现为突然昏眩、头痛呕吐、说话不清、半身无力。

2.脑卒中病情凶险变化快,往往病情突然加重。不论首发症状轻重,一定要及时住院观察治疗。

3.争取尽早CT或MRI检查,明确诊断,早期治疗。

4.康复治疗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.应根据病情尽早开始治疗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重视先兆症的观察并积极进行治疗是预防中风病发生的关键;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;减少合并症。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。

l、膳食方面:少吃动物脂肪.不要贪食,禁酗酒,已有动脉硬化者更应注意。多吃蔬菜和植物油,少吃胆固醇含量、高的食物.如动物内脏、蛋黄等。

2.起居方面:生活有规律。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身心过度疲劳,在天气变化明显的季节更应控制血压。

3.心理方面:防治高血压时,除合理应用药物外,重要的是树立乐观精神,消除思想紧张和顾虑。

4.运动方面:根据身体、自身情况进行散步及打太极拳等适量运动。

5.防治心脏病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环节,当发生脑栓塞时,病人应采取左侧卧位。

6.右旋糖酐及激素有一定作用,抗凝治疗需慎用。

7.做好瘫痪肢体的锻炼。可采用中医针灸、按摩、理疗及语言训练等方法及中药配合综合治疗,效果******。

8.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发生。

9.保持大便通畅。

lO.如病情加重,经CT或MRI复查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及早做手术。



慢性支气管炎(属中医咳嗽、喘证范畴)

1.慢性支气管炎,是指气管、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

2.临床上以咳嗽、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。

3.本病以冬季发作为主,中老年人多见,男性比女性多见。

4.慢性支气管炎,根据其l临床症状、特征及发病规律,属中医咳嗽、喘证范畴。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到之处,尤其是其“未病(发作)先防.冬病夏治”的治病求本治疗原则,在l临床应用时每每取得满意疗效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1.膳食方面: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。禁食肥甘、厚昧、辛辣、过咸食物。可常吃白萝h、花生、百合、银耳、猪肺、梨、胡桃仁、罗汉果等食物。

2.起居方面:首先注意气候变化,做好防寒保暖,避免受凉。注意戒烟;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劳逸适度,避免感冒。及时控制、防止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的发作。

3.情志方面:要保持稳定的情绪,消除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因素。

4.运动方面:适当加强体育锻炼,以增强体质,提高抗病能力。如练气功、太极拳、平地行走等。有较好效果,能提高免疫功能,增强御寒抗病能力;加强耐寒锻炼,如从夏季开始。每天用冷水洗手、洗脸、洗鼻、擦身;另外可加强呼吸锻炼.每天作呼吸操15—20分钟等。

5.对反复发作者可取冬病夏治,用中医药扶正固本。如:北芪、灵芝等.另可用敷贴疗法,或口服“玉屏风散”、“朴中益气汤”等。

另外,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,应坚守“缓则治其本”的原则。补虚固本以图根治。



颈椎病(中医属骨痹、肩颈痛、眩晕范畴)

1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,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问盘的结构变化,压迫脊神经根、脊髓、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。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。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症。

2、根据颈椎病的临床不同特点属中医骨痹,肩颈痛。眩晕等范畴。

3、临床表现:

颈肩背疼痛,活动明显受限,甚至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,疼痛为酸痛、钝痛或烧灼痛;眩晕、耳聋、耳鸣、恶心、呕吐,常因头部转动诱发或加重;头痛、枕部痛、视物模糊、

心律紊乱、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、肢体发凉、多汗;慢性进行性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,如:无力、颤抖、打盹.腿易伴倒等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1.膳食方面: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,多食瓜果、蔬菜、蛋类、瘦肉,忌食生冷,并可根据病情选用五加皮酒、苡米粥、核桃仁粥、枸杞酒、龙眼肉粥等。

2.运动方面:坚持自身锻炼:即每日起床后颈部前屈、后伸及左右旋转各50次,活动幅度宜大,速度宜慢。如:可做体操、太极拳、健美操、气功等运动。气功可选练站桩功.铜钟功.每天l一3次。

3.起居方面:注意劳逸结合,要有充足睡眠,注意颈部保暖,不要伏案工作过久,要不时地活动颈部。或采用自我按摩风池、风府、列缺等穴。

4.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屈颈工作,经常作颈部及肩部功能锻炼,纠正不良的坐卧等生活习惯和姿势,避免感受风寒、防止外伤。

5.症状比较严重,应接受医生手术治疗方案。



冠心病(中医属胸痹、心悸等范畴)

1、心病发病率很高,加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,近年来有逐渐年

轻化的趋势。

2、冠心病以心绞痛最常见,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缩窄性疼痛。

3、心肌梗塞病情凶险,典型症状为持续剧烈胸痛及全身症状。

4、冠心病病情变化快,应及时到医院诊治,必要时住院治疗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1.膳食方面:合理的膳食.低脂、低胆固醇。多食清淡之品,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、水果、海味食物及豆类等含植物蛋白质食物,如黑木耳、香菇、海带、无花果、红枣、胡萝h等,食用油以豆油、玉米油为佳。少吃甜食,少吃盐,不吸烟、少饮酒、少喝咖啡或浓茶。适量食用柑橘有益于冠心病的治疗。

2.起居方面:生活有规律,注意防寒保暖,及时增减衣服;衣着柔软宽松,利于血液流畅,合理调节起居,保证充足睡眠,饭后不应立即就寝,睡眠右侧卧位,双腿微屈曲,夜间不要独居一室。

3.运动方面:避免剧烈活动,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和适当的运动,对于防治和减少肥胖有一定的益处。可进行散步、打太极拳等锻炼。运动强度以不出现胸闷气短,不增加心率和血压,不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为原则,即做到“力所能及,动中有静”。

4.心理方面: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,尤与心病关系密切。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。精神要开朗、乐观,不要背包袱。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完全可以通过防治减轻或消除症状,应与医生积极配合,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及情绪激动,保持心理平衡。

5.保持大便畅通,避免用力排便。

6.中药对于降脂亦有较好效果,无副作用。如山楂、泽泻、葛根、首乌、桑寄生、灵芝、决明子等泡水代茶饮也有益。



高血压病(中医属眩晕、头痛等范畴)

1、高血压最新标准是成年人收缩压≥140mmHg或舒张压≥90ITllllHg为高血压。

2、根据临床体征高血压病分为三期:I期无心脑肾损害;Ⅱ期有心肾损害;Ⅲ期有脑出血、脑缺血、心力衰竭、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。

3、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以头痛(胀)眩晕、血压升高为主。

4、争取尽早判断病人病情,及时治疗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1、膳食方面:低盐清淡(食盐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),食物以低脂肪、低胆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,如:豆浆、豆腐、牛奶、鸡蛋、鱼、虾、瘦肉等,还需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,如洋葱、芹菜、荠菜、绿豆、冬瓜、紫菜、苹果等。还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单方草药,如野菊花、枸杞子、天麻、山楂、桑寄生、草决明、黄芩、双钩藤、葛根等药,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,且没有什么副作用。另外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食用糖醋大蒜头、牡蛎香菇汤、玉米须茶、芹菜鲜汁茶、陈皮山楂乌龙茶、白菊花茶等。戒烟限酒,忌辛辣,限高粱厚味之品,保持大便通畅,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.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勿过猛过快,最好用坐式马桶。

2、起居方面:生活有规律,避免过度精神紧张,注意劳逸结合,保证充足睡眠。避寒冷刺激,尤其冬三月。晚饭后不宜饮用浓茶和咖啡。

3、运动方面: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,如打太极拳及散步:每周五次,每次30分钟。气功一般以静功为主,适当功如送静功、放松功等。

4、心理方面:保持良好的心境,情绪要稳定、愉快、平和、开朗、切忌发怒、急躁而导致病情加重。可鼓励病人参与娱乐康复活动如园林、钓鱼、书画、弹琴赏月等活动,保持心情舒畅.精神愉快。

5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,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.获得降压效果后,不要停药,使用维持量。

6、如出现剧烈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胸闷及心前区痛症状及时就医。


胃炎(中医属胃脘痛范畴)

1.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。

2.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。

3.患者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、泛酸、暖气、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
4.中医对脾胃疾病的治疗,灵活多变,治法万千,独具特色,疗效满意,深受病人欢迎。

【预防与保健】

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。

1、膳食方面:避免进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饮食和药物(如辛辣食物、水杨酸盐类、泻药等)、饮食有节、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饮料和食物,细细咀嚼后咽下。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,饮食以少食多餐,清淡易消化为原则。

2、去除致病因素,如戒烟、酒等。

3、起居方面:生活有规律,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寒冷刺激。

4、情志方面:保持心情舒畅,情绪要稳定、愉快、避免忧思恼怒。

5、有胃部胀痛者,可服用解痉止痛药。

6、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。

另外,胃炎病人平紊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。素常可选用中药汤剂、验方调治。胃脘痛痛甚之时选用针灸、推拿、敷贴、穴位压迫、耳穴、按摩等疗效显著。如足三里,中脘等穴能够有效的缓解胃痛,使用方便,见效快。


癥  瘕(盆腔炎)

1、盆腔炎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周围组织的炎症,包括子宫内膜炎、子宫肌炎、附件炎、盆腔结蒂组织炎、盆腔腹膜炎。临床分为急、慢性两类,属中医症瘕范畴。临床表现为气滞、血瘀、痰湿、邪毒感染所致的下腹部疼痛、肿块、带下脓性、发热等,如治疗不及时,不彻底可迁延成慢性盆腔炎,常少腹部隐痛,腰骶部酸困、肛门坠胀或带下量多,多因劳累、月经前后、房事后加重,情志不舒、遇寒受凉而复发。
   2、治疗原理指导:
   2.1中药保留灌肠,使药物直接进入直肠后经黏膜静脉丛吸收,使盆腔迅速达到有效浓度。本院自制妇科灌肠药,方中由鸡血藤、大血藤、紫花地丁、败酱草、蒲公英、红花、香附、三棱、莪术、益母草、具有活血化瘀、抗炎、消肿和增强血流量、改善微循环、促进淤阻病变的转化和吸收功能,经肠黏膜吸收直达炎症病变部位。
    2.2、中药理疗是采用直流电场,低频脉冲和药物离子导入,三种疗法共同作用于人体,起到针灸、按摩、经皮给药三位一体的效果,中药以败酱草、皂角刺、夏枯草、刘寄奴、苏木、乳香、路路通、红花、桃仁组成,通过穴位透入病变区,起到活血化瘀、解痉舒筋、调畅气血、消炎止痛的作用。
  2.3、敷贴治疗是采用 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将药垫贴于两侧附件皮肤处经皮给药,靶向给药,使药物在脉冲电流的作用下,转变成离子流,通过皮下转向靶器官,使病变局部血液循环加快,达到消除炎症,吸收水肿缓解疼痛,去风除湿的目的。
  2.4、微波理疗的作用是利用微波的非热效应,直接穿透到组织内部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药物吸收,增强新陈代谢达到消炎、止痛、扶正去邪、促进局部病变加速康复的效果。
  2.5、阴道坐药是采用本院研制的子宫锭,上于阴道穹窿部,起到行气活血、燥湿化瘀、止带的作用。
 3、注意事项: 
   3.1、月经干净后三天开始,治疗前应排空二便,以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,患者应左侧卧位,注意药量不超过200毫升,37℃≤药温≤41℃,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药液在肠管内。药液保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。插管时动作轻柔,插入深度10-15厘米,使药液缓慢流入。如出现便意感时做深呼吸,放松腹肌,降低盆腔腹压,可解除肠痉挛。治疗后保留药物保留时间越长越好。
  3.2、理疗时患者应全身放松,不得随意悬空、改变位置或自行加大强度,以免电灼伤。
  3.3、敷贴药垫6小时后再去掉。如发现胶布过敏,及时更换防过敏胶布。
  3.4、阴道坐药,指导患者24小时后将带线棉球拽掉,每周上药一次,治疗期间不能同房。上药3-4天后阴道有膜状物掉出,属正常现象,经前两天应停止上药月经干净三天再继续上药
  3.5、治疗后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;适当锻炼,增强体质;避免受凉。
  3.6、保持良好心态,心情舒畅,避免各种不良刺激。
  3.7、饮食指导:丰富营养易消化,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。如奶、蛋、瘦肉、水果、蔬菜等。
  3.8、保持外阴清洁.治疗期间如有阴道坐药、月经刚干净时应禁房事。
  3.9、 坚持治疗,经期停止。一般月经干净后三天开始,每日一次,每次20-30分钟,10-20次为一疗程,隔1-2周重复进行,每个疗程不宜中断,做完3个疗程后要进行复查。   
  6、预防指导:
  6.1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适当锻炼,增强体质。
  6.2、注意调整心态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各种不良刺激。
  6.3、外阴清洁,勿洗内阴,不要人为的去破坏身体的天然屏障。
  6.4、不再生育及无生育指标者应注意避孕,避免不必要的手术。
  6.5、月经期勤换经垫,经期及月经刚干净时禁房事。
  6.6、有临近器官感染时应及时治疗。
  6.7、加强营养,注意膳食结构。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6.8、坚持定期门诊检查,如出现下腹部疼痛、腰酸、带下量多,随时救诊,及早治疗。


月经不调

一、用药  遵医嘱服药,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。

二、饮食  饮食宜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高热量及含铁、钙高的食物,经前及经期忌食生冷、苦寒、辛辣刺激之品。

三、运动  告知患者劳逸结合,加强体质锻炼。如:练气功、打太极拳等以帮助气血运行。月经前后及经期避免游泳、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。

四、生活起居 

1、病室安静、整洁、空气新鲜、温湿度适宜。

2、进行月经期保健的教育,如:注意经期 卫生,经期禁止性生活。

3、勤换内裤并在日光下暴晒,不宜阴干。

4、预防感冒,平时做好保暖工作,避免冒雨涉水。

5、保证充足睡眠。

五、情志  指导患者注重培养个人爱好,以怡情悦志,多听音乐,与人聊天,保持心情舒畅,使气机调达,气血运行通畅。



便  秘

 一.生活

1、起居有节,生活规律。情绪稳定,避免不良情绪刺激。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不可经常强忍便意,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。

2、产妇和年老体弱者,应坚持做提肛锻炼:吸气时收缩肛门,呼气时放松,一吸一呼为一提,每日做3次,每次10~15分钟。身体条件尚好者也可做仰卧起坐,以增强腹肌和其他排便肌肉的力量。

3、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盐开水或用蜂蜜冲茶代饮,以润肠通便,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。

二.饮食

饮食中应富含纤维素,可多食芹菜、黄瓜、马齿苋、荸荠、西瓜、柚子、生梨等凉性多纤维的蔬菜水果;也可选用黑芝麻、胡桃仁煮粥及红枣银耳羹食用以润肠通便;平时也可以芦根、夜菊花、金银花、决明子等泡茶代饮。不食辛辣、煎炸之物。不饮烈性酒。

三.食疗

1、百合蜂蜜饮:百合50克,蜂蜜、白糖各适量。将百合加水煮至熟透,放人蜂蜜白糖调匀即可。当点心食用。具有滋阴润肠之功效。

2芋头粥:梗米50克,芋头250克,油、盐各适量。将芋头去皮切块,梗米淘洗净,将梗米与芋头一起加水同煮粥,粥成用盐、油调味,随时服用。具有散结、润肠、利便之功效。


痔  疮

 一.生活

1.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,排便时勿久坐久蹲努挣,保持肛周清洁,纠正便时看书阅报等不良习惯。

2.注意个人卫生,便后及时以温水或中药洗液熏洗肛门处。内痔脱出不能回纳者应用手轻托回纳。平时应穿棉质宽松、透气的内裤,内裤应勤换洗。

3.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久站久坐者应每隔2小时进行一些改变体位的活动。平时可进行提肛功能锻炼:吸气时收缩肛门,呼气时放松,一吸一呼为一提,每日做3次,每次10~15分钟。

4.遵循早诊断早治疗原则,对便秘、腹泻、肠炎、痢疾等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。积极防治易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。

二.情志

保持精神愉快,心胸开阔,戒怒少思。

三.饮食

饮食有节,宜清淡,不暴饮暴食,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,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,少食或不食辛辣、煎炸之物。戒烟酒。

四.食疗

芦根茶:芦根100克,白糖、水适量。芦根洗净,加水煮沸后静置10分钟,加白糖少许,随时服用,可代茶饮。清热解毒。


中  风

一.生活

1、居住环境宜安静整洁,光线柔和,定时开窗通风,室温一般为18-20摄氏度,湿度30%-60%较为适宜。

2、脑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,必要时加床档护栏,防止患者坠床,并根据病情取适宜体位,脑出血的患者给予头部抬高15度,并尽量避免移动头部。

3、卧床休息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,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。

4、对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,由于血液循环差,皮肤营养发生障碍,易发生褥疮,故应保持床褥的清洁、平整、干燥、柔软。

5、保持大便通畅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食用些粗纤维食物,如粗粮、新鲜蔬菜及水果,排便时勿用力过度,必要时予开塞露等润肠通便。

二.情志

耐心听患者倾诉,疏导患者情绪使其得到宣泄,保持情绪稳定。

三.饮食

饮食原则:

1、低盐、低脂、易消化,意识障碍、吞咽困难者可鼻饲流质。

2、禁食动物脂肪,动物内脏及烟酒。

3、禁用辛辣、刺激、煎烤食物和易动风、生风的食物。

四.食疗

1、黑大豆500g加清水,入砂锅内煎至粘稠,每日三次,每次服1匙,含服,慢慢咽,适用于中风后语言不利者。

2、乌骨雌鸡一只,去肠杂内脏,洗净,加黄酒、清水各一半,烧至骨酥肉烂,分顿食肉饮汤,数日食毕,适用于中风后行走不利者。

3、煨猪蹄筋方:猪蹄筋30g将温油发过的猪蹄筋加适量水,文火煨烂后加调味药。用法一日食30g,隔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,猪蹄筋有舒筋活络,补肝舒筋的作用,适用于中风后遗症。


手机端
微信端